夜景很美的清水休息站,晚上超冷,記得多穿一點~



右邊那隻腳是清水之足..

  
上面二張是清水之梯、左下是上面那張照片夜晚,足不見、右下是清水之詩,藍色燈裡有詩


 

(一)清水之梯:緬懷清水地區自荷據時代至今歷史大事。拾級而上,摘要銘刻至文大景觀可抒發思古之幽情,緬懷台灣鄉情,為一件具有教育意義的作品。
(二)清水詩路:見證清水地區歷年來的動人文采。以『視覺詩』手法,將有關清水的傳統詩與現代詩銘刻於嵌地燈玻璃內面,裝置於斜坡上,配合燈光與鐳射照明,形成神秘莊嚴的景觀,同時為夜間鮮明的指示地標。
(三)清水之石:與清水地區民眾共創新的歷史之頁。以清水在地民眾提供的,寫有『我最難忘的清水一件事』的400顆清水海岸鵝卵石,由藝術家裝置成清水鎮地圖,再標上清水重要地標,為一件活潑且富公共性的作品。
(四)清水之花:為清水地區的珍稀植物立碑。將世界僅有的台灣珍稀植物『大安水簑衣草』,配合水筆仔陰陽群組雕塑,栽植於水槽內,呼籲民眾重視環保。
(五)清水之樹:清水地區重要的『高美濕地』生態塑像。在『高』而『美』的位置,以表現濕地生態的水筆仔造型,配合照明效果雕塑出『歷史之樹』,與『歷史之花』相呼應。
(六)清水之鋤:挖掘清水地區的歷史真相。將清水常用的農具放大成五米高巨型雕塑,橫跨海洋與蕃薯田陸地,具挖掘清水歷史真相之意。鋤柄頂端有一隻農村最常見的烏鷲,能隨風改變方向,使巨型鋤頭的重與『風動鳥』的輕形成對比的美感。
(七)清水之足:為台灣最早的平埔族人集中地留下見證。在草地上設置平埔族人善走而滄桑之『足』的石雕一座,以緬懷清水地區為台灣平埔族自南島地區到臨之首站。將日常的形體比例改變,充滿衝突特異的趣味。
(八)清水之眼:俯瞰清水地區的大地理。在基地西側可遠眺清水市區的欄杆旁,分設三座可旋轉的望遠鏡『歷史之眼』,供民眾瞭望清水平原地理並欣賞好風光。三隻大眼立於平台廣場上,充滿戲劇性的視覺效果

清水之石在休息站內,花、樹、鋤、眼沒注意到....

 
裡面最賣應該是釣鐘燒,排了一個小時,12個100元,只有奶油口味
好吃嗎?本人覺得~普~普~~~雞蛋糕、紅豆餅都比他好吃耶~

休息站內有水族箱,有鯊魚,不能拍,我是乖寶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ina  的頭像
    Tina

    寫。記憶 & 拍。生活 & 走。旅行

    T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