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通寺與京都的東寺、和歌山的高野山並列為弘法大師三大靈跡 ,以佛教的真言宗為中心的寺院,是四國八十八所靈場遍路的第75個寺廟,善通寺為佛教真言宗寺院,其歷史可追溯至807年,真言宗的開山始祖,亦為當地富豪之子的空海(774-835), 約45000平方公尺的境內,分成東院及西院。伽藍的東院,核心為金堂、五重塔等創建以來就有的寺域。而以御影堂為中心、名為誕生院的西院,則是因弘法大師的誕生地而得名
交通-- JR善通寺站
從JR高松站搭予讚線快速到JR丸龜站約30分鐘、轉乘土讚線特急約10分鐘
從 JR善通寺站走到善通寺要20~30分鐘,去程路途隨拍
到達順路走到赤門進入,進去後是東院的位置
釋迦堂
五重塔高達43公尺是代表日本佛教建築的古典木造建築
大楠樹是香川縣天然記念物,有1000多年的樹齡,空海自身的著作中也曾提及家鄉在「櫲樟(楠樹)蔽日之浦」,可見這兩棵大樹在空海年幼時就已經十分茂盛
金堂為善通寺的正殿,奉祀著主掌醫藥及治療的神明,也是善通寺的本尊—藥師如來的坐像。現在的金堂及藥師如來坐像,是分別在1699年及1700年建造的,原像在1558年被大火燒毀。在四國此區域,曾經流行過多次傳染病,所以一般寺院中大多奉祀藥師如來。
觀智院
仁王門
御影堂內非公開的瞬目大師像傳說是空海在入唐前為安慰擔憂的母親而畫的自畫像。在堂內右側的受付處支付五百日幣的拜觀料,就可以參觀寶物館,以及進入御影堂地下,體驗「戒壇巡禮(戒壇めぐり)」。戒壇巡禮,某些寺院也稱為「胎內巡禮」,透過進入漆黑的隧道或山洞內繞行,模擬從死亡到轉世至母親的胎內重獲新生的過程。藉由這個過程,促使人重新審視自己,自過往的人生脫胎換骨。
地藏堂
遍照閣 建於1984年,紀念弘法大師逝世1150週年而建
MAO吉祥物是由高中生,以空海大師童年樣貌設計而成,紀念弘法大師誕辰1250週年
每次整理照片都會發現為何沒有購入..
南大門為1908年為紀念日俄戰爭勝利而重建,寺廟後有香色山、筆山、我拜師山、中山、火上山接續而成的五座連山,猶如屏風般相連,因此被稱為屏風之浦五岳山
回程從南大門出去有計程車回到JR車站
境內範圍非常大,有到訪參拜,能參加戒壇巡禮跟參觀寶物館(展示國寶鍍金的銅錫杖頭及其他貴重的文物共約2萬多件),這次時間有限沒進去,希望有機會再訪參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