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林有戰鬥坑道、木棉花牆、風獅爺
居民以蔡姓為主,這裡是金門規模最大的古厝聚落。過去因為人才輩出,仕途上有輝煌的成就,明熹宗御賜里名為"瓊林",在當時只要有人中進士,就會建造一座宗祠,所以在瓊林大大小小的宗祠就有6座之多,號稱七座八祠
怡殼堂建於清道光二十年,原為明代蔡獻臣的書齋,過去曾做為義學學堂,民國以後,以此為校址,成為金門最早的國民學校,其後更做為村內農忙時的托兒所
村裡走走
木棉花牆耗時兩個月的時間,將千朵不凋謝木棉花牆打造而成,是金門藝術家吳鼎信與瓊林社區居民共同創作,牆高3公尺、長18公尺,有著近千朵的紅花跟500多片樹葉
鑲在家廟後牆上的風獅爺
古早味理髮廳
戰鬥坑道旁邊是民防館,可以順道參觀
戰鬥坑道 上午8~12點、下午1:30~17:30 中午有休息,清潔費10元
二個出口,服務人員建議先走到養拙樓後在回來走往風獅爺
養拙樓出口就在戰鬥坑道的對面
影片~ 走到北風獅爺坑道比較長
瓊林北風獅爺高度約189公分為立姿石雕雄獅,高大威猛並穿戴紅色披風,是觀光摺頁或推廣文宣上的主角
從這走回戰鬥坑道有段距離,路途有指標
金門文章總覽--https://tintinhg.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6943063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