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尾獅公園
金沙酒店燈光水舞秀
雙螺旋橋
魚尾獅公園怎麼到?
萊佛士坊 (Raffles Place)地鐵站(EW14)H出口,沿著河岸走
沿途有些雕像,浮爾頓酒店前面有跳水的孩子們
繼續往前走會有馬路跟這坐橋,不用走過橋,直接過馬路(馬路中間有圍起但大家都直接從小縫穿過去),會有條路通往河岸邊,很多人走一定看的到
這是走過橋拍的,這些河岸美景可以坐船欣賞
克拉碼頭遊船河--http://tintinhg.pixnet.net/blog/post/452157578
過馬路跟著人群走就能到達
好開心從電視上看到的風景能自己親自體驗
大學熊也要來一張
建議可以天黑前到,先拍拍白天景色等天黑拍夜景
魚尾獅(英語:Merlion)是一種虛構的魚身獅頭的動物。它於1964年由當時的Van Kleef水族館館長Fraser Brunner先生所設計的。兩年後被新加坡旅遊局採用作為標誌,一直沿用到1997年。而這期間,魚尾獅已成為新加坡的代表,如同法國的巴黎鐵塔或美國的自由女神像。
魚尾獅獅頭的設計靈感來自關於新加坡歷史的一個傳說。根據《馬來紀年》的記載,公元11世紀時一位來自三佛齊,名叫聖尼羅烏達瑪的王子在前往馬六甲的途中來到了的新加坡。他一登陸就看到一隻神奇的野獸,隨從告訴他那是一隻獅子。他於是為新加坡取名「新加坡拉」(英語:Singapura,在梵文中意即「獅子城」)。而魚尾則是因為新加坡是一個海島,她的一切都跟海密切相關。魚代表著該國的過去,從前新加坡只是一個漁村,是一個海之鎮。獅子則有雙重含義,它代表新加坡原本的名字,意味著獅子城,同時也象徵新加坡在當今全球經濟的力量。
第一座魚尾獅雕像由已故的新加坡著名工匠林浪新用混凝土塑成,高8.6米,重70噸。另一座高2米,重3噸的小型魚尾獅雕像也在同一時期完成。兩座雕像於1972年9月15日正式落戶在位於海濱橋邊的魚尾獅公園,開幕儀式由當時的總理李光耀主持。為了紀念這項盛事,制定了一塊銅匾,銅匾上刻有獻詞:「魚尾獅是新加坡迎賓好客的象徵」。2002年4月,這兩座雕像被遷移至120米外的填海地段,以求更接近填海後新的新加坡河口。旅遊局同時也為它們做了整修。此次搬遷及整修總共耗資750萬新加坡幣(維基百科)
慢慢的附近大樓燈光亮起,超美麗
船也變成風景的一部分
天空從藍色變黑色,燈光秀要上演了
金沙酒店水舞燈光秀每晚20:00、21:30( 周五、六 加場23:00)
最佳觀賞點魚尾獅前面的平台,人不會很多,提早十分鐘去等就可以,比起看過的超級樹跟時光之翼,這個秀沒什麼,聽不到聲音就雷射光閃啊閃就結束,這裡主要看燈光秀,要看水舞的要到對面金沙酒店前方。
原本看完要去坐地鐵到摩天輪去但還要換車,覺得用走的比較快,旁邊大榴漣方向走過去就會先到金沙酒店在過個馬路就到摩天輪
邊走還能邊拍照很不錯,不過汗一直滴也是真的..先走過魚尾獅旁邊的橋後往大榴漣旁邊的路直走
就會先到達雙螺旋橋
大仁哥也有來這走過
2010年正式開放的雙螺旋橋(Helix Bridge)僅供行人行走,是全球首坐擁有雙螺旋結構的曲線橋,設計師的靈感來自於DNA中的雙股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