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津沙聚落
津沙位於雲台山下,南竿島西南方突出處的灣澳,是南竿最接近大陸第一大漁村聚落,因早先擁有如金砂般細緻的沙灘,故名金沙,後寫作津沙。聚落內分成澳中、東邊山、西邊山、溪底等4個區域。清末起,連江、長樂、琅岐島等地居民陸續移入,是馬祖最多原籍大陸連江縣移民的村莊。早年漁產興盛,居民除海上捕撈外,也兼營釀酒、藥鋪、商號、煙館等行業,曾是南竿第2大村;當時村內曾設有私塾,因而文風興盛。抗戰時期,日軍為控制閩江口航道進出,有一班兵力據守在西邊山的「雁廬」;而後隨著兩岸對峙,鄰近漁場又遭逢破壞,於是居民紛紛外遷。今日的津沙聚落在縣政府與社區發展協會的奔走下,頹圮舊屋重現生機,蛻變成老酒館、民宿,連海邊的防空洞也改裝成廁所,並給予「碉堡便利屋」的新稱。聚落內的百年老榕樹,也是不可錯過的景緻。西邊山石階上精彩的古厝群,以及村內閒置空間的再生與活化。
榕樹下休息
古井~是真的還有水可以用的,而且聚落裡不只一個。
展銷中心~覺得裡面應該沒什麼差點錯過,記得進去逛逛,章魚足片超好吃,口感像飽魚非常有嚼勁,是現量的必買,紅麴花生也很不錯,都可以試吃,一包100~150元
這裡有些民宿,下次會想住這裡
好堅固的石頭蓋成的
喵~
西邊山這裡一定要走上去
這裡房子都已無人居住但保存的良好
走到最高點有一家民宿,能看見整個聚落
這裡的沙超細,難怪有金沙的稱號,如果有點太陽,會金光閃閃
南竿仁愛村,舊稱「鐵板」,還曾經是菜市場、縣政府的所在地,繁華一時。雖然因為縣府與市場的遷移,讓鐵板逐漸沉寂,但居民對聚落保存及營造的用心,在村內處處可見,像是掛在戶外的大型老照片、復刻的舊式牌樓等
鐵板小館~這家是我訂了南竿民宿後發現的..就怎麼錯過了..然後來到這裡超後悔
前面就是一大片沙灘
連續二天都來這裡走走,杯緣子們也來玩水~XDDD
仁愛村的天后宮有著最年輕的媽祖泥塑像,遠遠的拍張照,沒有走過去
笑咪咪的喵
仁愛村市場裡有必吃的阿婆(虫弟)餅、歡歡冰店,沒怎麼早開,大概中午過後才會營業
歡歡冰店沒吃冰,買了仙草奶草,非常順口不會過甜,很好喝,本來想喝珍珠奶茶但老闆娘說沒煮珍珠,還聊了一下,她說以前阿兵哥多每天都準備很多賣的完但現在沒法準備怎麼多,因為兵力裁減生意差很多..
阿婆本人,還有她的女兒在幫忙
裡面放了冬粉、菜、蛋
虫弟 餅
紅糟雞串,隔一天也有來買甜不辣吃,都不錯而且一樣才30元,路過千萬不要錯過這二家店
鐵板西邊海上有一座獨立的岩礁,由於地形險要,曾被闢為軍事據點,由一班兵力日夜戍守,故稱為鐵堡。西側海岸線長期由防區最精銳的兩棲蛙人部隊駐守。由於防禦工事需要,便將岩礁內部鑿空,上面覆以水泥掩體,粉刷迷彩漆料,並設置草綠色防護網架;堡內有地下石室、坑道、射口、砲台、房間、廁所及廚房等空間,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是海防上的要塞,展現出「鐵血剽悍、海上堡壘」的氣魄。當年為防止大陸水鬼摸哨與突擊,鐵堡岩礁上插滿玻璃碎片,也曾是昔日防區唯一有軍階的狼犬駐防之地。
這裡是藍眼淚最佳觀賞地點,晚上很暗無光害。所以是不是住在津沙跟鐵板很方便,一發現有藍眼淚蹤跡就能衝了,超喜歡這二個村,雖然離港口比較遠但能感受到遠離塵囂。
仁愛村、津沙村、鐵堡簡介來自馬祖國家風景區資料網--http://www.matsu-nsa.gov.tw/default.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