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鹿港天后宮創建於民前二百廿一年,係台灣唯一奉祀湄洲祖廟開基聖母神像的廟宇
鹿 港天后宮前廣場原為紅磚地坪,民國四、五十年代,全省各地媽祖廟紛紛至鹿港天后宮進香,為迎接廟宇的進香團,天后宮均在廣場前搭起臨時的牌樓,以示歡迎進香之意。
凌霄寶殿
當台北下雨又冷,中部確有好藍的天~
藻井是建築物中最尊貴的做法,它的功能為隔斷過高的空間,以保持室溫及避免灰塵下落,藻井的做法能塑造室內富麗堂皇的效果。天后宮的藻井分為兩層,底層八角形的每一邊出二栱,每栱升四斗,以二十四組斗栱組砌而成,呈八卦形往內齊集,此層藻井的每一邊有八仙的人物造型與吊筒,八仙人物的上方分別為「四愛」及「漁、樵、耕、讀」,「四愛」為「茂叔愛蓮、羲之愛鵝、淵明愛菊、和靖詠梅」。
天龍池~
廟裡只要有水池,就有人丟硬幣,旁邊沒寫是許願池啊~
神器
神轎
Q版媽祖鑰匙圈
鹿港天后宮網址:http://www.lugangmazu.org/
可以線上求籤、安太歲、虛擬導覽
鹿港老街中還有另一間天后宮(新祖宮)
鹿港鎮埔頭街96號
下馬碑,是後來新建的
真的「文官下轎、武官下馬」御敕之石碑在日人皇民化政策下被腰折,迄今下落不明。
新祖宮係由乾隆帝頒官帑敕建之廟宇,清乾隆五十二年(西元一七八七年)十月,大將軍嘉勇公福康安率勁旅十餘萬,齊登鹿港,平定林爽文之舉事,雖曰將士用命,亦賴神助,遂撥帑倡建,於是年十二月砌基豎樑,越年六月竣工,奉天上聖母神像入祀,俗稱「新宮」。
廟中留有乾隆五十三年「敕建天后宮碑記」、乾隆五十七年「天后宮田產碑記」、嘉慶十一年「重修廟宇碑記」、道光十四年「重修天后宮碑記」四塊碑石,為鹿港八景之一。